选育用留,帮带培养后备人选。重点从返乡创业人员、退役军人、致富能手、本土大学生等群体中,摸排政治素质好、带富能力强、群众认可度高的后备人选410人。创新推行“双社长”培养模式,把217名后备人选安排到社长岗位进行培养锻炼,提升后备人选群众工作、依法办事、沟通协调能力。每月安排1次现场跟岗,参与本村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,每月督促列席1次村级会议,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等工作,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,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800余条。举办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“岗位大练兵、能力大提升”培训班3期培训206人,着力提升群众工作能力。
聚焦问题导向,全面提升服务功能。紧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7种表现形式,按照“应纳尽纳”的原则,由县级包抓领导带队对全县村级党组织“拉网式”摸排,确定整顿对象后,按照“一村一策”“四个一”措施整顿提升。深化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晋位升级工作,今年摸排整顿提升晋位升级党组织27个。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,加大资金补助和新建、改扩建力度,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必要活动场所。紧盯治理效能提升,常态召开线上线下村民知情大会,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,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知情权、选择权和监督权,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效能。截至目前,全县各村(社区)召开村民知情大会2400余场次,其中线余场次,线余场次。
探索创新路径,强化基层治理效能。探索创新党建服务群众的新模式,针对“一老一少”等,因地制宜开展“体验式慰问”活动,推行“学生小课堂”“关爱老人小食堂”、爱心义剪、护学岗等嵌入式服务。2025年以来,开设公益小课堂300余期、服务中小学学生5200余人次,参加服务志愿者大学生400余人,进一步拉进了党群干群关系。落实党员“双报到”机制,共有10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、3187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。常态化推进群众感恩教育,开展“我们的家园一家亲”活动,在春节、端午节等传统节日,河滩、唐汪、百和、关卜、东塬等乡镇开展“同心石榴,睦邻友好”活动,引导广大群众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